岁岁重阳,今又重阳,不似春光,胜似春光。又是一年重阳节,九九相随,九九归一,重阳佳节,寓意深远。
重阳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,具有其独特的习俗。“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”登高为重阳节习俗之一。在古代,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,故重阳节又叫“登高节”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。九月初九,秋高气爽,登之高处,心旷神怡,健身祛病。插茱萸也是重阳节的一个重要习俗。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,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。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;或佩带于臂,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,还有插在头上的。大多是妇女、儿童佩带,有些地方,男子也佩带。重阳节的种种习俗,传承至今,历史悠久,使重阳节成为人们敬老、感恩等情意盎然、互动丰富的佳节。
说到重阳节的悠久历史,其来源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。屈原的《远游》诗中,就有“集重阳入帝官兮”之句。战国时代,重阳已受到人们重视,但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。在汉代,重阳节的习俗见见流行起来,并且在文雅人士当中逐渐盛行。而重阳节被平民所普遍重视则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,人们开始了以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庆祝重阳节。到了宋、明、清时期,重阳节人们的活动更为丰富,且与时俱变,流传至今。
秋风徐徐,重阳九九,餐桌旧酒,感恩久久。